支援NFC的設備可以在主動或被動模式下交換數據。在被動模式下,啟動NFC通訊的設備,也稱為NFC發起設備(主設備),在整個通訊過程中提供射頻場(RF-field)。它可以選擇106kbps、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種傳輸速度,將數據發送到另一台設備。
另一台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(從設備),不必產生射頻場,而使用負載調變(load modulation)技術,即可以相同的速度將數據傳回發起設備。此通訊機制與基於ISO14443A、MIFARE和FeliCa的非接觸式智慧卡相容,因此,NFC發起設備在被動模式下,可以用相同的連接和初始化過程檢測非接觸式智慧卡或NFC目標設備並建立連結。
在主動模式下,每台設備要向另一台設備發送數據時,都必須產生自己的射頻場。發起設備和目標設備都要產生自己的射頻場,以便進行通訊。這是對等網路通訊的標準模式,可以獲得非常快速的連接設定。
[標準化]
NFC是符合ECMA 340與ETSI TS 102 190 V1.1.1以及ISO/IEC 18092標準的一種開放式平台技術。這些標準詳細規定NFC設備的調變方案、編碼、傳輸速度與RF介面的訊框格式,以及主動與被動NFC模式初始化過程中,數據衝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和條件。此外,這些標準還定義了傳輸協定,其中包括協議啟動和數據交換方法等。
NFC空中介面符合以下標準:
ISO/IEC 18092 NFCIP-1 / ECMA-340 / ETSI TS 102 190 V1.1.1 (2003-03)
ISO/IEC 21481 NFCIP-2 / ECMA-352 / ETSI TS 102 312 V1.1.1 (2004-02)
NFC測試方法符合以下標準:
ISO/IEC 22536 NFCIP-1 RF介面測試方法/ECMA-356 / ETSI TS 102 345 V1.1.1 (2004-08)
ISO/IEC 23917有關NFC的協議測試方法/ECMA-362
ISO/IEC 21481和ECMA 352中定義的NFC IP-2指定了一種靈活的網路閘道系統,用來檢測和選擇三種作業模式之一:NFC數據傳輸速度、鄰近耦合設備(PCD)和接近耦合設備(VCD)。選擇既定模式以後,依照所選的模式進行後續動作。網路閘道標準還定義了RF介面和協議測試方法。
這意味著符合NFCIP-2規格的產品將可以作為ISO14443A和B以及Felica(Proximity)和ISO 15693(Vicinity)的讀寫器。